我的公路車訓練心得,希望能爬到250左右。
先用能力(不是車齡)分成四個階段吧,新手、愛好者、半桶師、老屁屁
新手入門:
只有10%的人會一直在新手村裡玩耍
選車只要選看的順眼的,喜歡的就好,換車是必經的過程!
現在是碟煞滿街跑的時代,進階車種記得要選碟煞囉。
買新車?二手車?新輪組?二手輪組?一切都是預算先決,有多少錢做多少事,
通常二手的CP值是一定比較高的
進步的方向最好是,腿力>輪組>車架,腿才是一切的根本。
愛好者:FTP170上下,推力比2.5上下
這裡的人口是70%,大部份人會停留的地方
騎車一段時間了,網路上的資料看多了,可能換換病開始發作了
座墊,換來換去一定會找到合適的,貴的不一定合適哦
變速等級105及同等套件就很不錯了,有能力當然往上買入
輪組,40-50板高的輪子出勤率最高
簍空偷輕的練條少用為妙,災情不少
後導輪加大,錢多就上吧,多沒幾W的
以上為器材,都是預算先決。所有投資裡,CP值最高的是輪組及座墊
假日來個100K,參加挑戰賽,爬個宇老、五分山、神山、北大武之類,都OK
走到東邊喝咖啡,來去西邊吃香腸,健康、交友導向
久久會來一發大的武嶺、北高、西雙塔之類的玩玩
半桶師:FTP200-240,推力比3-3.5左右
想進入這裡的朋友,對單車已很熱血了,沒事就會去擼台子
又或是說,不打台是很難進入這一區的
有個西進武嶺破4?、3.5?,東進武嶺破6?之類的夢想
此區人口是15%,不容易找到一起練車的車友
又或是說有的人推力比高,有的人FTP高
每週至少打二次台子,每次1小時起跳是合情合理的事
不含外騎,訓練量在3~6小時之間,每週沒騎到車身體就會不舒服
心率 |
60%~65% |
65%~75% |
75%~82% |
82%~88% |
88%~100% |
|
恢復 |
有氧 |
耐力 |
閾值 |
無氧 |
|
Z2有氧 |
Z3節奏 |
Z4閾值 |
Z5攝氧量 |
Z6衝刺 |
功率 |
55%~75% |
76%~90% |
91%~105% |
106%~120% |
121%~MAX |
上表是要明白訓練強度大約要做到那個區間
也必需要記錄自已的運動時間,強度出來,好讓自已盡量有效率的訓練
先來講一開始沒有功率訓練台時,我用一般訓練台的心得吧!
一般訓練台:從心率下手
一開始先從65%維持二小時,一路進化到82%維持二小時
過程中,依照當日的身體情況減量成一小時或是穿插閾值一小時
當耐力-82%,維持二小時達成後,開始做
1.熱身10分鐘後,無氧-2分鐘,耐力-3分鐘,10組,緩和10分鐘。
2.熱身10分鐘後,閾值-10分鐘,耐力-10分鐘,3組,緩和10分鐘。
做完還有能力就踩Z2或Z3補滿到2小時吧。
當82%練到打三小時時,武嶺的成績會大大大大的進步哦!
這樣搞一段時間後,你會發現進步越來越慢了
去買功率台或是功率計吧,一般訓練台已無法滿足你了
加重齒比去增加腿的負擔,進而去增加訓練強度
但是不容易拿捏強度的高低
不是不行,但是練起來不太確實..........
智能訓練台:從功率下手,FTP先給他測下去就對了
Zwift、ROUVY、WhiizU、Onelap,後二個軟體是免費的
再來你會發現,心率是一回事,功率又是另一回事
心率可以用迴轉速拉高,但是功率訓練是訓練台自動調整的
190W的80RPM跟90RPM所得到的心率是不一樣的
1. HIIT:熱身10分鐘後,80%-2分鐘,130%-1分鐘,10組,緩和10分鐘。
2.閾值:熱身10分鐘後,100%-20分鐘,2組,組間50%10分鐘,緩和10分鐘。
3. SST:熱身10分鐘後,95%-5分鐘,88%5分鐘,4組,緩和10分鐘。
4.Z3,1-2小時
5.Z2,1-2小時
2-5菜單,軟體內都有,每日依照體感去調整跟組合,也可以單一項做
可以2+5、2+3、4+5都行,2+3很硬要小心,總之就是不要OT囉
組合也有分二種,一種是休息一下再做,一種是直接二張合併成一張做
合併的,因為腳都沒停過,所以很虐哦!!!
第1項,一個月來個1-2次就夠了,至少一次,讓外騎時做出最大輸出
每個月調整一次FTP或是重新測一次FTP,這樣才會進步
多花時間在3及4上面進步會比較快
但是每個月要留一週減量訓練或連續四天完全停止運動避免OT
而Z2就是打底,練車就像堆沙
由下往上,再下再上,反覆上上下下的操作,就會越堆越高
當上不去的時候,就是應該下來了
個人認為北高、雙塔就是練Z2的好時機
推力比對爬山很重要,但平路、丘陵FTP更重要
通常來講體重越重,FTP越高
在絕對的力量面前,推力比成了浮雲阿……
老屁屁:FTP250以上,推力比4以上
此區人口是4%,每週不含外騎,訓練量在8~12小時
分組前10名也是家常便飯
神人與半神人的集中地、已超出本人認知能力………………..
最後的1%都是頂級運動員哦!